九游娱乐-杜塞尔多夫取胜,保级问题有所缓解
本期栏目由Easy TCM Health Services GmbH
友情赞助
每个人都有两个生命,一个是身体的生命,一个是心灵的生命。人们重视前者,适时锻炼,适宜饮食,而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后者。其实精神健康乃生命之魂,魂连通体则身心开泰。
记者 李阳
李敬东 医师
1966年出生,现定居德国杜塞尔多夫。19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(现北京中医药大学)。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,并与学院老师联合出版了《实用针灸推拿》一书 。来德后考取自然疗法师资格,于2005年在杜塞尔多夫建立了杜塞尔多夫中国传统医学中心。在这十二年中每天大量接触病患者,形形色色的疑难杂症病例,从中积累了不少的临床经验,也收到了病患者良好的回馈,在杜塞及周边地区得到了认可。在工作之余,他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,任德国中医学会秘书长,以宝贵的闲暇时间,为中医在德国及欧洲的发展尽心尽力。
五脏藏神须呵护
记者杜塞尔多夫取胜,保级问题有所缓解:中医如何认识人的心,或者说精神?
李敬东杜塞尔多夫取胜,保级问题有所缓解:中医对精气神以及精神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,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已有专篇论述,此后各代医家对精神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,分类逐渐清楚详细,自成体系。杜塞尔多夫取胜,保级问题有所缓解我们在汉语中也有描述身体与精神关系的词汇,比如“形神相俱”,“神不守舍”,“神魂颠倒”这些词。在中医理论中有“形舍神居”的二元论。什么是形呢?它就是指人的躯体和生理。有了血气五脏的形肉,神气寄舍于心脏(形),魂魄开始出现,乃成为形神相俱的完整一个人。正是“人身血气为本,精神为用,合是四者以奉生,而性命周全矣"。而“神不守舍”这个词语,则是生动地形容了神气脱离形肉的一种心不在焉、惊慌失措的心理状态。
记者:中医如何看待情志病?
李敬东: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华,我个人认为,就是五脏六腑学说、气血运行学说、阴阳两极学说、五行学说,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——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相互对应又相互转换,相得益彰。
中医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了五神与五志。“五神”,即神魂魄意志,在中医理论中又与心肝肺脾肾五脏相对应。五神分别藏于五脏中,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。而“五志”,即是大家都熟悉的五种情绪变化,即喜怒悲思恐。人体五脏失调,会引起“五志”即情绪的变化。比如,肝火大的人容易动怒,肾阴亏的人胆小易惊。反过来,情绪变化又会影响五脏的功能:例如多思多虑会伤及心脾,心脾两亏就影响气血生化之源。总而言之,在中医里我们把“神”理解为五脏功能的产物,所以中医治“神”,也是从治疗五脏功能入手的。
情志不舒当警醒
记者:德国常见的情志病有哪些?其成因一般如何?
李敬东:典型的情志病,是指那些以情志异常为主的疾病。我在平时的门诊中,接触了越来越多精神抑郁、行为消沉、悲观失望、焦虑多愁的病人。最近几年,诊所里也经常会有同胞来就诊,而且又以年轻人居多。所以说,情志病不光在德国患者中有上升趋势,不少在德居住生活的同胞,在生存环境变化,工作压力、升学考试等种种外因作用下,不良情志刺激,也影响了身体健康。德国患者,一般对自己的这种情志异常症状比较理智清醒,并积极求医问药。而中国同胞们,虽然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日益重视,但由于文化的影响,加上在德国远离亲人,又羞于对周围的朋友诉说,在寻求外界帮助的方面可能还是有些胆怯的。我也真心希望,有此症状的同胞们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,重新找回自我的心神。
中医在治疗现代社会的抑郁症、焦虑症时,还是遵循阴阳气血平衡学说。由于脏腑气血阴阳失调,导致了正气虚弱,邪气入侵而致病。作为一名临床中医师,治疗神志病应从哪个脏腑入手呢?有的中医研究者提出,肾阳虚是易发情志病的重要前提。也有人认为,肝主疏泄,肝是人身调节心理的核心。在我的临床实践中,除了借鉴这些理论,我会更多的观察患者的言行,通过脉诊、舌象了解他的病情、病症,通过问诊了解其平时的生活细节,来做一个综合的判断。
记者:在德国最常听说的情志问题,恐怕要数抑郁症了。
李敬东:讲到抑郁症,必须说明一下:它和正常的情绪低落是有区别的。我们平时遇上烦恼不顺的事,会表现得闷闷不乐、不开心。这些情绪低落的状态,会持续几天或一两周,但是它不会影响你正常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而真得了抑郁症,往往毫无缘由地,持续几个月感到身体乏力,提不起精神,还会有严重失眠、体重下降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等临床表现。我上面讲的主要是一些以情志异常为主的抑郁症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病人,他们来看胸闷、腰痛、关节炎、风湿等内、外科病症。在这些器官性病症中,往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异常变化。有的是因为长期压抑紧张,而造成了器官功能的失调。这些病人来看病,一般不会来看精神上的问题,而是来找医生帮他去除器官上的疾病。这些病人的情况往往会更复杂。作为医者,就要通过多年临床经验,从病人的言谈举止中多观察,四诊合参,然后做出一个正确的诊断,揭开这些抑郁症的种种临床表现的面纱。所以说,中医实际上是按传统的脏腑学说丶气血平衡说来划分抑郁症的。
针药处方疏郁结
记者:所有的抑郁症,都需要抗抑郁药吗?
李敬东: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症状不同。有的患者有恐惧心理。有的患者思虑过度,寝食难安。有的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,情绪难以控制。有的患者悲观绝望,有轻生之念。
我建议患者在出现这些异常精神状态时,首先去专科医生那里进行检查。在排除器官性疾病的前提下,征询医生的建议。抗抑郁的西药,虽然种类繁多,作用机制各不相同,但是效果都是大同小异。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,这些药对人体的危害也在逐渐减小。这些药能引起患者头痛头晕,多汗皮疹,胃肠反应,恶心、口干、便秘等等。这些副作用,往往在药效显现前就已经出现了。
记者:中医对抑郁症的常见处方有哪些?
李敬东:在我的诊所里,我通常给一些有轻度症状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。针灸疗法是一种不用药物、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。它是运用经络,腧穴调节人体阴阳平衡,扶正袪邪。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,中医师要准确取穴,通过进针方法、进针深度、补泻手法、留针时间的掌握和运用,给患者开出针灸处方。
对精神疾病中病情复杂、病程较长而一时难以见效的,针灸治疗时,应该采取多经多穴处方,并根据情况,进行穴位分组治疗。同时还可以给患者开出中药方剂,让患者在家中煎服中草药,配合针灸治疗。在中药方剂中成药这一方面,由于抑郁症可以有气滞、气逆、气结、化火等等病症,医生开出的中药方剂都会有所不同。这些方剂的核心多是与肝气郁结有关。比如柴胡疏肝散、越鞠丸、金铃子散等等,这里就不多举了。
记者:您能举例说明一下吗?
李敬东:这十几年来,我们治疗了各式各样的疑难病症。抑郁症或者说情志病,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病症。在临床上,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有兼症,它给临床带来诊断辨证的困难,容易顾此失彼。如果辨证失当,就会影响中医疗效的发挥。以下我举几个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病案。
曾有一位德国中年患者,由于工作原因,长期处于焦虑状态,导致睡眠状况极差,易醒多梦,醒后难以再入睡。服用西医开出的抗焦虑药物后,睡眠勉强达到4至5个小时,不服药则难以入眠。伴随失眠的状态,病人还有心慌、心烦、头胀、汗多、胸闷等不适症状。我在号脉看舌象之后,诊断此病人是典型的气机不畅,肝气郁结。当肝气郁结,郁又化热时,热就会搅乱心神,从而导致睡眠浅、易醒、多梦、心慌及心烦。郁热又会耗伤阴液,由此会出现手足心热、汗多。肝阳上亢则头胀。我建议患者接受针灸治疗。病人在经过两个疗程后睡眠状况好转,最终停止了继续服用西药。
还有一个疼痛症的。一位三十几岁的女患者,数月里出现肌肉关节疼痛,伴有头痛,睡眠不好,怕冷,月经不规律,量多有血块。在西医处拍片检查无异常。通过问诊中的观察,我发现病人语速极快,再配合她的脉象与舌象,我判断病人属于性格急躁易怒型,因为不得疏泄而生闷气,则肝气郁结。此处的治疗,除了理气解郁、清热泻火外,还要再对患者活血行气。
身心合一保安康
记者:如何呵护精神健康?请您为读者提提建议。
李敬东:当今社会迅速发展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竟争压力不断增大。人们心理难以适应这些变化,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压力,和诸多社会问题,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。医学界通过近几年的模索和总结发现,郁闷不舒的发生,虽然与遗传、人格体质等方面的因素有关,但其起病及病情波动,都和应激性的生活事件,或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有关。每个人都有两个生命,一个是身体的生命,一个是心灵的生命。人们重视前者,适时锻炼,适宜饮食,而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后者。其实精神健康乃生命之魂,魂连通体则身心开泰。
现代心理学认为,当本我、自我、超我三者的关系不相和谐时,便会产生心理情绪冲突,大多数人是在面临这样的心理与情绪冲突下发病的。一项调查表明,癌症患者发病前六个月,忧郁者占百分之五十六。
各年龄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:青少年的学业竞争,以致有些孩子无法对付而走上绝路杜塞尔多夫取胜,保级问题有所缓解;中年人的家庭、婚姻、经济、就业等,有所谓“中年危机”,“下岗综合症”;老年人的退休综合症,空巢综合症等都与社会、心理因素有关。事实上,不良情绪、郁闷不舒状态都是能够预防的。
首先,我们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意志,遇到问题不要过于回避,多用言语沟通,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。其次,我们还要修身养性。自古以来,学士文人多注意修身养性,流传下来的有“六常存”:常存安静心,常存自觉心,常存欢喜心,常存良善心,常存和悅心,常存安乐心。第三,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,转变自身关注点,既可调神,预防心理问题,又可起到治疗心理情绪失调的作用,书画、写作、听音乐会,都能陶冶情操,疏气解郁。第四,体育锻炼。散步、打太极拳,练气功,瑜伽。通过运动,排解郁闷不舒的不良情绪,使心胸开阔。此外,心情焦躁不安时,做十几个深呼吸也有助于缓解心情。
德国中医学会将于6月3至4日在杜塞举办中医文化日讲座和展览,报名请上www.tcm-tag.org
关注健康话题,讲述中医故事,请加作者微信VCL-Li
感谢您关注德国《华商报》
公众号“德国华商”
“德国华商”是德国《华商报》的微信公众号,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,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、法律,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,涵盖餐饮、贸易、房地产、旅游、移民、保险、交通、留学等各个行业,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。
《华商报》创刊于1997年初,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,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,生活的宝典。《华商报》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、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。
“德国华商”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三万人,且每天在增加之中。凡在“德国华商”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,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,通过反复转发,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,并能扩散到全球。